欢迎来到御书网

御书网 > 都市言情 > 收藏纪元 > 第54章 寒云深处问书童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4章 寒云深处问书童(2/3)

于是他的学生羊欣,也就是写出《采古来能书人名》作者,他便经常模仿王献之的作品来卖,所以在当时就有流传这样一句话:“买王得羊,不失所望”。
看来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学生造假老师作品的先例了!
到唐代,书法的市场有了更大的发展,当时的书坛两大首富分别为李邕和柳公权,他们是通过给高官富人书写碑文来发财的。
李邕的书法,人“多齎金帛求其文字”;柳公权的书法收入则以“岁时巨万”来计算的!
到宋代,书法作品的交易已经成为一种常规的商业活动。
比如有文字记载的便可见唐代的沈传师的作品到了宋代“以完本售至数万”,而苏东坡的书法在他去世后不久,“一纸定值万钱”。
这个价格刻完全超出他自己生前的预估,他曾在自己的一件得意之作后面非常自信的写到:“后五百年当成百金之值”。
宋代书法市场里最活跃的,不是苏东坡,而是米芾米襄阳!
他的很多现在被当做经典法帖的信札,将他买卖书法作品的经历暴露的一览无余:有市侩算计、有巧取豪夺、有倾家荡产、有得之喜出望外,有失之捶头顿足……故事太多,权举两个以为例证:
王羲之的真迹《王略帖》即《破羌帖》,米芾看上了,并打探到此帖在苏之纯的手上,但是人家官大,不缺钱,米芾不死心,软磨硬泡了好几年没能如愿。
不想转眼苏之纯死了,机会来了。
但是命运再次给米芾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在这个节骨眼上,米芾却被朝廷派到西都出差。
这期间,宗室赵仲爰便从苏之纯老婆手里将《王略帖》买走了,据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时候,苏之纯老婆还是觉得对不起米芾,说这件作品当时老苏在世的时候曾经有意转给米芾的啊。
没成想赵仲爰毕竟宗室大户出身之人,当即回答说:“米亦姻家也,即以十五万取,则以归米。”
米芾出差回来,闻听此信,马上筹到十五万,终是将这件心心念念的王羲之《王略帖》请回家中。
米芾《适意帖》便清楚的记述了这个过程:“百五十千,与宗正争取苏氏《王略帖》,获之。梁、唐御府跋记完备。黄秘阁知之,可问也。人生贵适意,吾友觑一玉格,十五年不入手,一旦光照宇宙,巍峨至前,去一百碎故纸,知他真伪,且各足所好而已,幸图之!米君若一旦先朝露,吾儿吝,万金不肯出。芾顿首。”
元佑二年(1087)七月,米芾与太学博士王涣之一起造访仁宗驸马李玮,在驸马家米芾第一次看到《晋贤十四帖》。
在这14件晋人法帖中,有《晋武帝帖》和《王戎帖》等,更有唐玄宗御府收藏过的《谢安帖》,更是让米芾惊艳不已。
15年后,李玮过世,《谢安帖》流落宰相蔡京手中,再辗转由米芾购得,米芾的尺牍《李太师帖》,记述的便是这件事。
米芾在晚年,因收得王羲之《王略帖》、谢安《八月五日帖》、王献之《十二月帖》,以及顾恺之《净名天女》、戴逵《观音》等几件极为珍贵的晋人书画,便以“宝晋斋”命名他的书房。
真正将本朝书家的作品作为交易的主流是到明朝才完成,之前的书法作品的买卖还是以前朝或者更早如魏晋的书家作品为主的。
在明代,社会以“'家中无藏字,不是旧人家”为风尚,一幅名家真迹挂壁,家中主人身价倍增。
明中叶以后,市场首重者为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祝允明等人。
有着江南第一才子的唐寅唐伯虎便是长期靠卖字画为生,他即使为童年的好友刘嘉作墓志时,也是要得到到相当的润笔费。
袁宏道尝以此取笑他:“子畏原不知文,志铭尤非所长,而不乏求之者,想白雪无权,黄金有命也耶,一笑一笑。”
祝允明则是“内索书,贽币门,辄辞弗见”;而作为吴门的老大沈周更早已是“噪寰宇,征求过多而日不暇给。”
至文徵明时代的苏州,经济生活异常繁荣,“四方乞诗文字画者,踵接于道。”
使得文徵明书法作品交易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重生官场:碾压仇敌,登顶巅峰 大秦:祖龙一家偷听心声后杀疯了 大明:我是万历他爹 天命反派:我,拒绝退婚! 父兄流放她白手起家再造名门望族 选择白月光后,她去父留子惊艳全球 三国之超级培育系统 全民岛建:我的岛屿有亿点点强 反派粑粑是神仙啊[快穿]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